跳至內容

2025年AI發展趨勢

2025年1月13日
2025年AI發展趨勢
99aicreator

2025年AI發展趨勢:

AI之戰:回顧2024,2025誰是霸主?


2024年AI發生了什麼事?

2025誰是霸主?

AI將如何影響就業市場?


在這個AI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,科技巨頭們的競爭不僅激烈,而且每一個進展都令人期待。2024年,我們見證了AI領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,而2025年的發展更是讓人拭目以待。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場AI盛宴的精彩回顧和未來走向吧。


訂閱Youtube 看更多


2024年AI發生了什麼事?

2024年,AI技術取得了驚人的進步,特別是在生成式AI和多模態AI領域。OpenAI、Google、Meta和Amazon等科技巨擘展開了激烈的競逐,各自推出了引人注目的技術創新。

OpenAI的GPT系列持續領先,推出了表現驚人的「O3」模型,甚至在編程和數學領域超越了99%的人類專家。Google也不甘示弱,憑藉Gemini 2.0和全新的影像模型「Veo 2」,以及AI助手項目「Project Astra」,強勢佔領市場份額。


另外,Google 推出 NoteBook LM書記管理工具利用長文本能力打造出了真AI助手 。 Meta主要搶主導權在AI硬件上,投入更多心力在智能眼鏡等新產品。 Amazon依然強調自已作為「工具供應商」的重要性,深耕AI雲服務。 .



您的動態代碼段將顯示在此處... 顯示此消息是因為您沒有同時提供要使用的過濾器和模板.

2024更新 AI 工具表


OpenAI的內部動盪

2023年底,OpenAI開始出現董事會危機,進入2024年,這一局面仍未穩定。公司高層頻繁變動,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Elia Suskever在5月離職,創辦了新公司Save Superintelligence,並迅速融資10億美元。隨後,多位重要技術人員,包括Jan Leike,也相繼離職。


9月,CTO Mira Murati宣佈離職,據稱正在為她的新創公司融資。接下來,OpenAI的高層變動持續,聯合創始人兼XGBT開發的核心領導John Schumann在8月加入競爭對手Anthropic。而聯合創始人兼前總裁Greg Brockman在休息三個月後最終回到OpenAI。這一系列動盪使得原本的11位聯合創始人只剩下3位。


然而,經過一年的時間處理高層人際衝突,OpenAI總裁Sam Altman穩定了權力,推動了他理想中的AI發展方向,包括將OpenAI從非盈利組織轉為盈利組織,以便更好地融資和推出商業化產品。

AFP pic


Google的穩步追趕與創新


Google 正在穩步逼近,但同時也在涉足全新的領域:例如Project Astra,一個由Gemini 2.0 推進的全新可能,展現了AI助手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潛力。Astra 的其中一個實現是能夠把Google Lens, Google Maps 等其它產品組合起來進行實時對話和個性化服務。



Source Google

Follow IG 看更多即時更新 :  Instagram

2024年的AI失意者

並非所有玩家都能笑到最後。2024年,包括Character AI、Inflection AI在內的多家初創公司因為融資問題被跨國巨頭,反映出AI行業的燒錢速度之快。同時,Anthropic在亞馬遜的支持下融資40億美元,由馬斯克領軍的XAI也成功融資60億美元,兩者在企業市場展現出驚人的實力。

國際層面,美國和中國的AI競爭白熱化。儘管美國對中國實施了多項出口限制,但中國科技公司憑藉龐大的數據儲備和算法創新,在AI醫療、教育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。

美國在過去一年對中國實施了多項芯片出口限制,試圖遏制中國AI技術的發展。但中國科技公司,如阿里巴巴、騰訊和DeepSeek,依然在AI模型開發上取得了重大突破。

AI應用教學課程


了解更多


展望2025:誰將成為AI霸主?

2025年,AI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。首先,更大規模的模型和更強的推理能力仍將是主流趨勢。OpenAI、Google和Meta都將繼續在這方面發力。其次,AI助手(AI Agent)將成為下一個熱門賽道,Google的Project Astra和OpenAI的AI工作台Canvas都顯示出這一趨勢。最後,AI硬件和AI機器人將有更多突破,Meta的智能眼鏡和Physical Intelligence的機器人模型都值得期待。

在2025年,AI Agent(Agentic AI)將成為主流技術之一。具備自主決策和執行任務能力的AI Agent將在業務流程自動化和人機協作中發揮重要作用。例如,它們可以協助完成複雜任務,如流程優化和預測分析,同時保持人類擁有最終決策權。此外,AI Agent在自然語言處理、計算機視覺、深度學習等方面將取得顯著進展,實現更高效的人機交互和自主決策。零售業、製造業、醫療健康、金融服務、智慧城市等領域將率先實現AI Agent的規模化應用。


AI將如何影響就業市場?


2024年,AI已開始影響多個行業,特別是編程、醫療和廣告領域。

在2025年,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對就業市場產生重大影響。根據高盛的研究報告,全球約有18%的職位可能被AI取代,涉及全職工作職位高達18億。其中,香港被視為最受影響的地區之一,預計有30%的職位可能受到AI取代的威脅。


世界經濟論壇指出,未來五年內,機器和AI將取代部分職位,例如數據錄入員、行政秘書、會計師、裝配工人等。同時,對數據分析師、人工智能專家、大數據專家等新興職位的需求將增加。人工智能專家李開復曾預測,到2027年,AI可能取代50%的工作。他強調,AI可能更快地取代白領工作,特別是涉及重複性高、創造性低的職位。


然而,AI的發展並非 purely 取代人類工作,亦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。微軟預測,未來25年內,AI可以幫助創造下一個10億個AI相關工作崗位,涉及服務業、製造業、交通運輸業、農業等多個領域。


雖然AI將取代部分重複性高、創造性低的工作,但同時也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。為應對這一轉變,勞動力需要進行再培訓,提升技能,以適應新的工作環境。同時,擁抱AI技術,將其作為工作的輔助工具,有助提升工作效率,保持競爭力。


結語

2025年,AI技術將繼續快速發展,科技巨擘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。無論是生成式AI、多模態AI,還是AI助手和AI硬件,都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。同時,AI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也將日益顯著,勞動者需要不斷提升自身技能,以應對這一變革。


您的動態代碼段將顯示在此處... 顯示此消息是因為您沒有同時提供要使用的過濾器和模板.
網誌: AI熱話
分享這個貼文



AI應用諮詢服務

person typing by Apple Pencil on iPad in a room

了解更多


AI應用服務

了解更多

AI廣告服務

了解更多

您的動態代碼段將顯示在此處... 顯示此消息是因為您沒有同時提供要使用的過濾器和模板.
標籤

AI 主播服務 / 短影片製作服務

    


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