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香港財政預算案AI政策 | 與其它城市比較

2025年3月5日
香港財政預算案AI政策 | 與其它城市比較
99aicreator

香港財政預算案AI發展方向 | 一文比較其它地區如新加坡,台灣,深圳等AI政策 | 誰在AI競賽中投入最多資源?


最近,香港發布了2025-26財政預算案,AI當然是重點之一。不過,香港的AI投資和其他城市比起來到底如何呢?像是新加坡、台灣、深圳、韓國、日本這些地方又在做什麼?別急,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比較一下,看看「香港財政預算案AI與其它城市比較」到底誰更勝一籌!

香港AI政策相關內容

比較其它地區,如新加坡,台灣,深圳,韓國,日本

數據表對比:誰投得最多?


訂閱Youtube 看更多


香港AI政策相關內容

根據2025-26財政預算案,香港政府撥款10億港幣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究及發展院,由數碼政策辦事處(DPO)負責制定目標,聚焦上游研究及發展、中游和下游的產業轉型,以及擴展AI應用場景。這一舉措旨在提升香港在AI創新研究和產業應用的領導地位,推動高質量經濟發展。

此外,AI補貼計劃於2024-25財政預算案中啟動,總額30億港幣,為期三年,至今已批准5個項目,涉及大語言模型、新材料和大規模合成生物學模型等領域。該計劃支援本地大學、研究機構和AI相關企業使用數碼港AI超級計算中心,補貼比例一般為服務清單價格的70%,特殊情況可達90%。

AI補貼計劃詳情

AI補貼計劃的總額為30億港幣,涵蓋2024-25至2026-27財政年度,旨在促進AI生態系統的發展。以下是計劃的具體細節:

  • 資金分配:30億港幣,三年內分期使用。
  • 支持對象:包括本地大學、政府資助的研發中心(如InnoHK集群下的中心)、香港生產力促進局、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,以及本地企業,特別是生命健康技術、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、金融科技、先進製造和新能技術等戰略行業。
  • 補貼比例:一般情況下,補貼最高達服務清單價格的70%,特殊情況(如對本地AI創新有重大影響)可達90%。
  • 已批准項目:截至2025年3月,已批准5個項目,涉及大語言模型、新材料和大規模合成生物學模型,這些項目由本地大學和研究機構主導。
  • 管理機構:由數碼港負責管理,政府委任的AI補貼計劃委員會負責審批申請,包括具體金額、使用期限和條件。

該計劃的實施顯示了政府對AI研究的支持,並促進了學術與產業的合作,鞏固香港作為全球科技樞紐的地位。




您的動態代碼段將顯示在此處... 顯示此消息是因為您沒有同時提供要使用的過濾器和模板.

2024更新 AI 工具表


AI政策比較,比較其它地區如新加坡,台灣,深圳AI政策


新加坡:穩紮穩打的AI領跑者

接著看看新加坡。新加坡在2025年財政預算案中,拿出1.5億新加坡元(大概1.12億美元)搞一個「企業計算計劃」(Enterprise Compute Initiative)。這個計劃主要是幫企業,尤其是中小型企業,跟大雲端服務商合作,用上AI工具和計算能力。聽起來是不是很貼心?

其實,新加坡對AI的野心遠不止於此。他們有個5年計劃,總額超過10億新加坡元(約7.46億美元),專門用來發展AI計算、人才和產業。早在2019年,他們就推出「AI新加坡」計畫,把研究人員、企業和政府湊在一起,用AI解決實際問題。比如醫療方面,AI能預測病人病情惡化;在金融業,AI幫忙抓詐騙、做個人化服務。新加坡的目標很明確,就是要在「香港財政預算案AI與其它城市比較」這場比賽中保持領先。

台灣:半導體霸主遇挑戰

再來聊聊台灣。說到台灣,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半導體,像台積電這樣的巨頭可是AI硬體的關鍵支撐。雖然2025年財政預算案的AI具體數字不太好找,但我們知道台灣的科技業,尤其是AI相關產品,近年來一直是經濟增長的大功臣。

不過,最近有點小麻煩。台灣議會通過了7%的政府預算削減,這可能會影響到AI研究和基礎建設,特別是像網絡安全這種需要AI加持的領域。雖然如此,台灣憑藉強大的產業基礎和技術人才,在「香港財政預算案AI與其它城市比較」中還是有一席之地的。只是未來怎麼走,可能得看政府怎麼調整策略了。

深圳:中國AI野心代表

說到深圳,這個中國科技重鎮可不得了。2024年,他們就丟了6800萬美元(約5.28億港幣)做AI補貼,幫忙訓練模型、支持初創企業、分享數據,還搞先進基礎設施。更誇張的是,他們還計畫推一個100億人民幣(約14億美元)的AI和機器人基金,目標是到2026年把AI終端產業做到1萬億人民幣(約1393.8億美元)的規模。這魄力,真的讓人不得不服。

深圳不只是單打獨鬥,它還是大灣區計畫的一部分,跟香港有不少合作機會。這種資源整合的玩法,讓深圳在「香港財政預算案AI與其它城市比較」中顯得特別有競爭力。

Follow IG 看更多即時更新 :  Instagram

AI應用教學課程


了解更多


韓國:製造業AI的先鋒

韓國也不甘示弱。在2025年財政預算案中,他們把研發(R&D)預算加到9.7萬億韓元(約73億美元),其中AI和數字創新的部分有8800億韓元(約6.6億美元)。他們還計畫透過公私合作弄到1萬個高性能GPU,建一個國家AI計算中心。這對AI研究來說,可是硬核支援。

韓國特別擅長把AI用在製造業,像三星、LG這些大廠都在用AI提升生產效率和品質。不過,最近預算削減也惹了點爭議,有人擔心這會拖慢AI發展的腳步。但整體來說,韓國在「香港財政預算案AI與其它城市比較」中還是挺有看頭的。

日本:大手筆重振科技雄風

最後說說日本。他們準備砸2萬億日元(約136億美元)搞一個AI刺激計畫,涵蓋半導體和AI產業。這可是個大動作,目標是讓日本重回全球科技頂尖地位。他們計畫在東京等地建創新中心,吸引國際人才,還要把AI用在醫療(應對老齡化)和災害管理上。

這個投資規模在「香港財政預算案AI與其它城市比較」中絕對是第一梯隊,顯示日本不只要追上,還要超前的決心。

數據對比:誰投得最多?

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,我整理了個簡單的表格,把這些城市的AI投資列出來(金額單位為美元,近似值):

地區2025年AI相關投資主要亮點
香港1.28億(研究所)+3.84億(補貼三年總額)AI研究所+補貼計劃,總計約5.12億美元
新加坡1.12億(企業計算)+7.46億(5年計畫)穩健的長期AI策略
台灣具體數據不明,但R&D強半導體優勢,預算削減成隱憂
深圳6800萬(2024補貼)+14億(基金)目標2026年1萬億人民幣產業
韓國6.6億(AI和數字創新)1萬GPU計畫,製造業AI領先
日本136億(刺激計畫)最大手筆,重振科技地位

從數字上看,日本的136億美元遠超其他地區,深圳和新加坡也很有競爭力。香港的5.12億美元不算少,但跟這些大咖比起來,確實有點小巫見大巫。

香港的機會與挑戰

雖然香港的AI投資金額不算頂尖,但別忘了,香港有自己的優勢。比如「一國兩制」的獨特地位,讓它能當中國和世界的橋樑。加上數碼港的AI超算中心已經上線,還有各種吸引人才的政策,香港其實很有潛力在「香港財政預算案AI與其它城市比較」中脫穎而出。

不過,要真正在AI競賽中站穩腳跟,香港可能得再加把勁。比如說,增加AI研發的預算,或者給初創企業和國際公司更多優惠,吸引他們來香港發展。畢竟,這場比賽不只是比誰錢多,還要比誰跑得快、跑得聰明!

您的動態代碼段將顯示在此處... 顯示此消息是因為您沒有同時提供要使用的過濾器和模板.
網誌: AI熱話
分享這個貼文



AI應用諮詢服務

person typing by Apple Pencil on iPad in a room

了解更多


AI應用服務

了解更多

AI廣告服務

了解更多

您的動態代碼段將顯示在此處... 顯示此消息是因為您沒有同時提供要使用的過濾器和模板.
標籤

AI 主播服務 / 短影片製作服務

    


了解更多